舞动双手的爱情 吴信苍陈慈美「手」护彼此
阅读619
有一对夫妻很特别,结婚22年来,听不到他们之间有吵架「声」,但每天相处却一定都「动手」!而「动手」也是他们感情最甜蜜的时刻?
台北博爱手语长老教会吴信苍牧师与陈慈美师母,先生是先天听语障,太太则是能说话又会手语沟通。年轻时,他们分别住在北、高两地,本不会有交集,但在上帝奇妙带领下,因着「手语传福音」而认识交往。
但他们的恋爱方式,无法像一般情人一样打电话热线,或是一起看电影(因为听不到);也不会有浪漫的烛光晚餐(因为太暗比手语看不清楚)。不过,因着每天都需用手语对话,吴信苍与陈慈美之间最常做的就是「看着对方」,在手语中沟通、分享、谈恋爱,夫妻俩比手画脚更「比翼双飞」。
很有夫妻脸 客运上求婚
陈慈美因为父母亲也是听语障,她从小就学手语,不少教会长辈都认为上帝将使用她成为手语福音的器皿。因此,当23岁献身作带职传道的吴信苍,每月有两次南下服事,与担任手语翻译的陈慈美有同工机会时,很关心他们的陈博文牧师就鼓励说:「你们要不要考虑交往看看」。
回忆当时,其实吴信苍即对陈慈美有好感,但因为她是「听人」(听力正常)而不敢追求。那时他们决定先各自回去祷告,对陈慈美而言,自国中起就为自己婚姻祷告的她,深知未来的另一半必须要能接受她的父母亲,因此在母会牧者的支持与祝福,以及双方父母的肯定后,这对从那时就很有「夫妻脸」的年轻人,开始「动手」谈恋爱了。
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那时吴信苍与陈慈美分住北高,一个月只有两次见面机会,平常无法打电话联络,也不便用传真方式表达爱意(隐私被看光光),见面时又多是聊教会的事,真不知这样怎幺培养感情。陈慈美笑着说,在一次搭车回东港老家的客运上,吴信苍突然向她比出「求婚」的手势!乡下客运上,没有鲜花,两人也连一部电影都没看过,整个场景一点都不浪漫,但陈慈美心中最深的感受是:「主阿,终于等(候)到了!」他们的恋爱,其实也从结婚后才正式开始。
无所不谈知心好友
陈慈美表示,两人的个性、沟通表达方式、原生家庭的信仰背景都很不一样,嫁给他算是很大的冒险。但愈深的认识另一半,就愈发现他的优点,包括他很会照顾人,两人意见不合时也很愿意倾听。
例如吴信苍因为听不到,收拾碗筷、开关抽屉以及早上起床灵修的声音会很大声,陈慈美反应后,他很愿意调整。陈慈美最享受的时光,就是两人可以「无所不谈(比手语)」,成为知心的好友,这正是婚姻中真正的爱情。
1994年,吴信苍勇敢回应呼召献身报考台湾神学院,前后八年时间,陈慈美就成为他专属的「书僮」一起上课,将老师所教的即时翻译给吴信苍,课后还要陪先生讨论。那时,他们刚出生的儿子,也陪着父母亲一起在神学院里「成长」。
妻子伴读完成神学装备
吴信苍感恩地说,自己无法跟其他同学有一样的学习速度,但他就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,有信心与同学们一起毕业。这过程当中,他非常感谢太太的帮助,太太一路的陪伴。
称自己在恋爱上很像「木头人」的吴信苍感性地表达:因为太太,让他更深体会圣经传道书四章10节所说的:「若是跌倒,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」以及11节「二人同睡就都暖和,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?」
他回想五年前的封牧就任礼拜上时说,「从法国巴黎到英国伦敦,是那一条路最近?就是『有人陪伴同行』的那条路最近。」而这人,就是他的太太陈慈美。
听语障用「看」学夫妻相处
吴信苍说,很多人都想知道他跟太太会吵架吗?答案「当然会」,夫妻间当然有意见不同的时候。但他们用手语有项优势,就是吵架时不看对方、离开一下,夫妻俩就能冷静下来,因为太太若要讲话兇他,他也听不到,因此比一般夫妻更容易床头吵、床尾和。
他提醒一般夫妻,吵架时可以学习他们先离开当下情境,尤其夫妻俩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伤害另一半,想要求另一半改变,就应从自己先改变。
婚姻有上帝 问题迎刃解
牧养听语障的弟兄姊妹,由于听不到,所以无法用说的教他们夫妻相处之道,但这些弟兄姊妹是用「看」的,吴信苍与陈慈美的婚姻与家庭关係,就是非常透明地呈现在弟兄姊妹面前。
吴信苍特别用「剪刀」代表夫妻关係,两个握把一大一小就像夫妻,太太虽像小的握把,却是剪刀能否运作的关键力量,而剪刀中间的轴心就是「上帝」,有上帝在婚姻当中,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
相关文章:婚姻恋爱 同负一轭
相关推荐